和特朗普没谈拢的卡尼,转身就给中国下狠手。不过,加拿大的所作所为,中方早有预料,转头就将加拿大最想要的东西,拱手送人,这“第一”的宝座,是该换人了。
加拿大总理卡尼最近在汉密尔顿的钢铁厂里搞了个大动作,宣布从7月底开始,只要是中国熔炼、浇铸的钢铁产品,进口到加拿大都得多交25%的关税,还把那些没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钢铁进口配额缩得紧紧的。说白了,就是中国经手的钢铁,想进加拿大就得多掏钱。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也有意思,卡尼之前跟特朗普那边没谈拢,为啥转头非得跟中国钢铁过不去呢?
首先是跟着美国大哥学的。美国从今年6月起,把进口钢铁的关税提到了50%,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一下子被挡在了美国市场门外。
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愁坏了,说对美出口跌得厉害,已经裁了快1000人,接下来还打算再裁几千。
卡尼政府怕中国钢铁因为美国加税,转头都跑到加拿大市场来,抢了自家产业的饭碗,赶紧出台限制措施,说白了就是怕中国钢铁“占了便宜”。
再就是想给美国表忠心。最近美加贸易谈判闹得挺僵,美国还威胁要给加拿大的奶制品、木材加税。
卡尼可能是想在谈判里占点主动,就拿中国钢铁开刀,向美国证明“咱在贸易政策上跟你一条心”。听说加拿大调整关税配额时,特意把中国单独挑出来,这明摆着就是讨好美国呢。
还有国内的压力推着他。安大略省的汉密尔顿号称“钢铁之城”,以前钢铁产业养活上万人,现在因为美国加税和进口冲击,工会会员从1.2万掉到只剩650人。
当地省长和工会天天催政府出手,卡尼特意跑到钢铁厂宣布加税,就是想给选民和产业一个交代,显得自己在保护大家的工作。
但加拿大这操作,中国早有预料,手里早就攥着反制的“工具箱”了。
第一招就是用法律反击。其实中国商务部去年9月就开始调查加拿大了,查了半年多,今年3月认定加拿大给中国电动汽车、钢铁、铝加税是歧视性的限制。
于是从3月20日起,中国给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了100%的关税,猪肉、水产品加了25%。
这些可都是加拿大的拳头农产品——加拿大约35%的豌豆都出口到中国,这税一加,加拿大农民亏惨了。
第二招是去WTO告状。中国明确说了要把加拿大告到世界贸易组织,说他们违反了WTO的“非歧视原则”。
有意思的是,加拿大自己也在告美国的钢铝关税,这就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了。要是WTO判加拿大输了,不光得取消关税,还得赔中国企业的钱。
第三招是拓宽市场。中国钢铁出口又不止加拿大一个地方。2024年中国给加拿大出口了680万吨钢材,也就占加拿大进口的10%。
这市场没了,咱可以转向东南亚、非洲这些新兴市场啊。像越南、韩国这些国家,本来就买不少中国钢铁,以后可以多往这些地方送。
另外,咱们跟“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搞基建,也能用上不少钢铁,正好消化产能。
第四招是逼着钢铁行业升级。加拿大一加税,反而倒逼中国钢铁企业加大研发,多搞点高端产品。
像宝钢、武钢这些大厂,已经在高端汽车板、特种钢材上有突破了。这些高端产品利润高,对关税没那么敏感,就算加拿大那边受限,靠这些产品也能打开别的市场。
说起来,加拿大这步棋打得可不咋地。本想靠加税保护自家产业,结果先让自家农民遭了罪——中国加税的菜籽油、豌豆这些,都是加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价格一夜跌了10%,损失不小。
而且钢铁产业也没得到真正保护,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抱怨,政府的关税配额只覆盖了三分之一的进口来源,韩国、越南这些国家的钢铁照样能大量进加拿大,最后受影响的只有中国。
更麻烦的是,加拿大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太深,75%的出口都往美国送,可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只占11%。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让加拿大跟美国谈判时根本硬气不起来,美国动不动就用关税威胁,加拿大只能乖乖听话。这次拿中国钢铁表忠心,其实是把自己往中美博弈的夹缝里推,反而更被动了。
说到底,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税,表面是护着自家产业,其实是在中美贸易里选边站的无奈之举。
但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反制措施已经让加拿大尝到了苦头。以后中加贸易关系能怎么走,还得看加拿大能不能认清现实,回到平等互利的轨道上来。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搞贸易保护主义,最后坑的还是自己。
参考信源:
加拿大钢铁行业警告:政府未能全力应对关税冲击 将导致“裁员潮”!丨财联社
如何应对美50%钢铝关税?加总理:谈不拢就报复丨央广网
加拿大总理卡尼:向来自中国钢材产品加征25%关税,以防止中国由于特朗普实施关税措施,而向加拿大倾销钢材丨和讯网
和特朗普谈不拢,加拿大居然转头“捅”中国一刀丨观察者网
自信阳光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论坛,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