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谈谈伊朗人对战争的反思。
和以色列的说了一场12天的战争,伊朗到底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伊朗国内的看法两极分化。哈梅内伊和革命卫队当然认为伊朗是胜利者。但不少民众和媒体有不同看法。特别是在和以色列的朋友圈做比较的背景下,伊朗人更是深刻反思:为什么美国欧洲都支持以色列空袭伊朗,中俄却对伊朗没什么直接援助?
比如8月2日木叔注意到:
不久前伊朗消息报发表评论,题目很醒目:中国支持伊朗吗?
学者马扎赫里列举出来很多中国和伊朗友好的证据并分析原因,但同时提及中国没有直接帮助伊朗的内心。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地缘政治变化中,伊朗必须重新思考对中国的过度依赖。
比如伊朗90%的石油卖给中国,但2024年伊朗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仅为0.02%。因为害怕美国制裁,所以中国大型企业不愿与伊朗合作,通常只与规模较小、非政府机构等和伊朗往来较多。
这种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伊朗长期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削弱其在政治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评论认为,虽然为期25年的中国伊朗合作协议在贸易、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有望带来重大利益,但中国的真正优先事项在于地区稳定和维护其经济利益,而不是战略协调。
学者马扎赫里说,北京在冲突期间呼吁“克制”,并拒绝向参与战争的国家提供武器,这凸显了其在危机时刻不愿意站在德黑兰一边的立场。
同时评论强调,中国寻求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甚至美国建立平衡关系,以保护其能源进口和一带一路投资。因此,伊朗对中国能给予更深层次的政治或军事支持的期望是不现实的。
其结论是:
伊朗必须奉行更多样化的外交政策,减少对任何单一大国的依赖,并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经济价值链。
伊朗对华关系的未来将取决于能否正确理解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策略和利益,并在地区和全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明智地利用机遇。
只有这样,德黑兰才能在日益多极化和务实的全球秩序中将象征性的伙伴关系转化为有意义的战略杠杆。
自信阳光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论坛,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