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7月16日,美国召集欧盟27国和乌克兰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会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直言警告中国不得介入俄乌冲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随其后强调29国一致立场:中国若介入将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几乎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组建一支5万人的“英法联合远征部队”,准备随时投入乌克兰战场。
而在大西洋彼岸,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最高500%关税,剑指中俄经济纽带。
为什么29国突然集体对中国发难?俄罗斯口中的“别心软”暗藏什么玄机?全球棋盘上的棋子,正在如何重新排列组合?
29国联合声明与远征军的双重施压
29个国家联合发声,强烈反对中国插手俄乌冲突,这场面在当代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这些国家主要由美国及欧盟核心成员组成,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北约成员国。
表面理由是“防止局势复杂化”,实质是担忧中国改变战场天平。毕竟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快速提升,若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或经济援助,西方三年来的制裁可能瞬间崩盘。
更深层的焦虑源自中俄高达2400亿美元的贸易体量。能源合作尤其令西方如坐针毡——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正源源不断输往中国,为战争机器输血。
布林肯的警告,其实是西方对中俄“背靠背”关系的恐惧投射,担心中俄联手重塑欧亚秩序。
军事层面同步发力。马克龙与斯塔默闭门会谈后抛出的5万远征军计划(CJEF),远超象征性威慑的范畴。
马克龙一句“必要时必须果断出手”配上斯塔默“传递强烈信号”的补充,暴露真实意图:用武力阻吓俄罗斯东扩,同时向全球展示欧洲的“战略自主”。
这支军队的政治意义大于实战价值。英国脱欧后急需重树国际形象,法国马克龙则瞄准2027年大选,出兵可转移国内矛盾。
莫斯科街头随即爆发反战示威,民众高呼“别把我们拖入战争”——西方政客的豪赌,赌注却是普通人的生命。
核承认与炮弹背后的强硬反制
面对西方高压,俄罗斯的反击直击要害。7月12日,俄外长拉夫罗夫抛出震撼声明:“莫斯科理解朝鲜进行核计划的原因”并“尊重朝鲜的行动”,成为全球首个变相承认朝鲜拥核的大国。
这步棋打破东北亚战略平衡,朝鲜“火星-19”洲际导弹射程已达1.5万公里,覆盖美国全境,俄罗斯此时背书等于给美国颈上再架一把刀。
军火合作更让西方胆寒。韩国国防部披露,朝鲜已向俄供应超过1200万发炮弹,铁路运输集装箱达2.8万箱。
乌克兰军情局长布达诺夫少将坦言:“朝鲜供应了俄罗斯高达40%的弹药。”这种“炮弹换技术”的交易形成闭环:朝鲜提供兵力装备,俄方则协助朝方研发洲际导弹多弹头分导技术和核潜艇。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遭俄方嗤之以鼻。副外长里亚布科夫7月15日强硬表态:“任何最后通牒均不可接受”,若外交失败军事行动将继续。
格鲁什科更讽刺美方“莫名其妙”,直指北约根本“对和平没有兴趣”,只想延长冲突消耗俄罗斯。俄方看透美方底牌——所谓50天通牒,不过是国内政治的表演道具。
关税战与新联盟的破局之道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在遭遇全球反弹。7月初对百余国加征15%-20%关税后,巴西总统卢拉直接召见美代表抗议:“你们加多少,我们就敢跟多少!”
日韩沉默以对,印度则用行动表态——外长苏杰生7月13日抵京参会,被解读为联手中国对冲美国能源制裁。
欧盟的反制更具战略色彩。就在特朗普对华示好当日,欧盟突然与印尼签署矿产与制造业合作协议,每年可省120亿欧元成本。
作为金砖成员,印尼的镍、钴资源是欧洲新能源转型命脉,此举实则为供应链“去美化”。加拿大更对亚马逊、谷歌开征数字税,追溯征收20亿美元,钢铝关税反制清单覆盖298亿加元商品。
中澳关系则呈现暖意。阿尔巴尼斯总理7月15日在北京签署六份合作文件,从自贸协定审议到苹果输华检疫面面俱到。
当西方部分势力鼓吹脱钩时,中国用开放合作撕开围堵网——正如中澳联合声明强调的:“成熟稳定的双边关系需要明智管控分歧”。
全球关税战的反噬效应已经显现:美国第一季度外资暴跌34%,通胀率突破4%,低收入群体走上街头抗议生活成本飙升。
当白宫罕见松口称“7月9日关税截止日期并非不可更改”时,单边主义霸权已显疲态。
29国联合声明未能动摇中国的中立立场,英法远征军尚未出发先遇国内抵制,特朗普的“大惊吓”关税遭俄冷笑。
世界正在用行动拒绝站队:欧盟联印尼、印度赴北京、中澳签新约,多极化格局不再是个概念。
棋至中局,围堵者反成孤家。中国无需“心软”,只需继续下好自己的棋——毕竟棋盘够大,容得下所有玩家。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再次审议未获通过》——环球网2025-07-17 01:35
《俄外交部:莫斯科反对通过北约向乌克兰输送武器》——2025年7月15日, 17:55
自信阳光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论坛,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