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购买小米汽车时遭遇“车辆未交付却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并且若拒绝支付,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定金不退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小米汽车尾款支付的争议自2024年底起便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讨论。
2024年底,已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提及,自己的订单显示提车时间尚有数月,但销售已催促支付尾款,并称若未按时支付,订单可能被取消。另一用户也反映类似情况,因未能及时支付尾款,订单被顺延,需要重新排队等待交付。
也有用户近期表示,自己的订单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被标注为“违约”,5000元定金面临被扣的风险;还有用户提到,小米汽车App显示车辆还有22周—25周交付,但销售就已发来尾款支付通知,明确告知逾期未付将被视为放弃订单。
更有用户质疑付款流程的合理性,称车辆尚未验车,销售就要求先支付全款,否则无法进入交付排队序列。
对此,客服确认存在“车辆下线后通知支付尾款”的流程,但对于是否允许验车后再付款这一关键问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针对“车辆未下线即要求付款”的极端情况,客服表示“需以交付专员的具体通知为准”,未直接否认该情况存在的可能性。
而关于提前付款后若发现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客服仅强调“提车时可现场检查”,但未说明提前付款后发现问题的具体解决机制。
此前,据齐鲁壹点报道,一位杭州用户在2024年4月订购了小米SU7的某款车型,支付5000元定金后,原计划当年7月提车。然而,到了2024年12月,小米方面以“工厂备料需求”为由,要求该用户在7日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作废。用户支付尾款后,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排队,交付时间延长至2025年4月,较原计划推迟了9个月。最终,因未能及时提车,该用户的尾款被退回,订单状态反复变更,这让其对小米汽车的交付管理能力产生了严重不满。
今年5月,还有一位博主透露,有小米汽车车主的订单显示需要等待三个月,但销售仍要求立即支付尾款。在该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此事后,小米汽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定金不退”转为协商保留订单。该用户直言,若未主动曝光,自己可能会损失5000元定金。
对比行业内的其他车企,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普遍允许用户在验车后支付尾款,而且明确将“车辆到店”作为付款的前提;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则多采用“付+提车时结清尾款”的模式,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资金占用风险。
自信阳光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论坛,可以加杠杆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